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中国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研究报告: 2/3教师素养与教

来源: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10-28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--未来,讲授型的教师职位数量将缩减70%,老师将面临角色的重构,成为学生“灵魂的工程师”。 --未来的学习将日趋多样化,不再追求一个人学习 100 门课程,不再要求 100 个人学习一

--未来,讲授型的教师职位数量将缩减70%,老师将面临角色的重构,成为学生“灵魂的工程师”。

--未来的学习将日趋多样化,不再追求一个人学习 100 门课程,不再要求 100 个人学习一门课程,而是让100人学习100门课程。

--智慧教育的发展在不断加速中,目前89%的学校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,58%的学校有学情分析功能的智慧教室,但仍有2/3学校教师的素养和教学能力亟待提升,尚没有适应全新的智慧教育工具和环境。

这组听起来令人震惊的数据,出自我国首份《中国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研究报告(2020)》(以下简称报告)。9月10日教师节,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能教育专场权威发布。报告着眼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,深入研究并梳理了智慧教育的相关概念和评价维度,把握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脉动和趋势,为区域和学校的智慧教育应用建设提供指引。

该报告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、《中国教育信息化》杂志、上海市电化教育馆、西北大学、腾讯智慧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。报告的执行主编、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出席并对报告进行了解读。

解读智慧教育现状 2/3教师素养与能力亟待提升

随着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、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等纲领性文件的发布和实施,我国智慧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,再到规模化、制度化的纵深发展,在认知与实践层面都实现了突破,由点到面推进落地的局面逐渐形成。相比以往的少数区域对智慧教育进行考核,目前,已有50%的地区将智慧教育相关任务纳入政府年终考核,有39.47%的学校纳入到发展规划中,并设有智慧教育研究机构。不过,仍有60.53%的区域没有制定学校教学改革计划。

尽管政府和学校侧积极推动智慧教育落地发展,但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,身处其中的教师在重构教案课程资源、熟悉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,仍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报告显示,有近2/3的教师尚缺乏适应智慧教育的素养及能力,没有积累相关的创新实践案例。不过,令人欣喜的是,已经有52.36%的学校课堂形态发生了变化,44.74%的学校实现了课程创新。

当前,区域智慧教育实践越来越注重数据管理,如何对数据进行汇聚与治理是实践的一大重点。但不可否认,数据应用在教育治理中仍存在不足,数据管理亦缺乏规范性。目前,仅有50.7%的学校有数据规范标准,在基于数据的“互联网+教育”大平台建设与应用的发展计划方面,55.26%的区域认为大平台建设与应用方面没有实际效果。

在智慧教育产业链建设中,企业作为主体角色,区、校、企三方联动态势明显,有62.28%的学校引入了互联网平台资源,行业内采购的产品包括校园云平台、教学软件及智能题库、教师备课研修、课堂教学、考试组卷等,还通过引入企业服务,实现了办公、智能管理、综合素质平台等功能,完成了从信息化硬件向软硬件、数据分析为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。

智慧教育重塑新认知,新评价模式将替代文凭

进入智慧教育时代,教、学、管、评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改变,甚至将颠覆我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行业认知。报告对智能时代的教育全链条进行了重新审视,并给出了多种显著趋势:

首先,学习方式多样化造就智能结构的多元化。近年来,信息技术催生教学流程再造,先学后教、以学定教、少教多学,体验式学习、沉浸式学习、游戏化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形态和历程也更加丰富。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更具智能、更具个性的教学内容和辅助学习工具,也可以实现更加精准、耐心的智能导学。

在未来社会,人类将群体化生存,人类面临的问题将主要靠群智解决,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是形式上的表演,而是深度的群智发展模式的实战。未来的学习将日趋多样化,不再追求一个人学习100门课程,不再要求100个人学习一门课程,而是让100人学习100门课程;不是学得更多,而是学得更多样。社会不追求全才,而是让每个人自由发展,由社会协同来共同解决问题。

文章来源:《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jxglyjyyj.cn/zonghexinwen/2020/1028/787.html

上一篇:恩施州教育局调研龙凤初中教育教学管理
下一篇:平陵街道平陵中心小学:实施一体化管理 全面提升

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投稿 |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编辑部|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版面费 |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|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